质兰基金会第21期资助项目名单公示
质兰基金会第21期笃行计划(一般项目)征集于2024年4月1日 8:00正式启动,4月30日18:00结束。质兰共收到38份有效的项目申请书,最终3个新项目获得资助。此外,另有4个项目获得笃行计划第2个执行年的连续资助,1个项目获得笃行计划第3个执行年的连续资助,4个项目获得笃行计划第4个执行年的连续资助。
第21期总资助金额为1,265,329.08元。质兰所有资助项目的进展可点击【阅读原文】访问质兰基金会官网-项目信息页查看。
*点击查看大图
第21期
笃行计划第一轮第1执行年
01_东黑冠长臂猿种群动态监测:提升人工监测体系的有效性,探索声学监测体系的可行性入选理由:
东黑冠长臂猿是世界上最濒危的灵长类之一,全球仅剩一个种群,约11群74只,分布在中越边境一片完整的喀斯特季雨林中。中国在本世纪初就为该物种的保护建立了保护区,如今的广西邦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组建了一支主要成员招募自当地社区的长臂猿监测队伍,跟踪掌握长臂猿的分布和种群动态,为及时制定和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以及评估保护成效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然而,由于人员的流动,最近两年监测队伍成员都是新招募的,亟需提升其长臂猿基础知识和野外监测的能力,保障人工监测体系的有效运转。本项目拟在未来的三个执行年里,对监测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室内外定期培训,帮助他们尽快掌握监测设备的使用、长臂猿野外调查和个体识别等能力,并根据定期的考核评估调整培训内容,协助保护区重建传统的、有效的长臂猿日常监测体系,并最终形成能以老带新、具备年龄和能力梯队、有监测能力且可持续的监测队伍。此外,项目团队还将基于在长臂猿被动声学监测上积累的经验和数据,培训监测人员布设自动录音机,在日常监测中收集足量的长臂猿声学数据,以此开发基于AI的长臂猿声学探测和个体识别模型,并与保护区一起探索建立初步的长臂猿声学监测体系,与传统监测有机结合,共同助力中越两国的长臂猿监测和保护。终审委员会认为本项目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所探索的AI新技术在野生动物保护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同意予以资助。
*图片版权:申请团队
02_基于渔业社区参与和多方协作的围头湾海洋生态保护实践
入选理由:
位于福建泉州的围头湾是当地三大海湾之一,西接厦门大嶝岛海域,南与金门岛相连,总面积近300平方公里。这里的沿海渔民世代以近海捕捞为生。近年来,以牡蛎和紫菜为主的贝藻类养殖业已成为重要的生计来源之一。同时,这里也是中华白海豚、勺嘴鹬、黑脸琵鹭、中华凤头燕鸥、中国鲎等珍稀濒危物种的家园。近年来,可能受到机场和用海工程建设的影响,过去长期在厦门海域栖息的中华白海豚种群开始向东北转移,更多到围头湾海域内活动,然而当地一些渔民在禁止养殖区内进行的牡蛎浮筏养殖,不仅侵占了白海豚的栖息地,其架绳可能还会对中华白海豚造成致命威胁。定制网、电鱼、毒鱼等的威胁也仍然存在。本项目拟在未来三年里,在当地社区组建一支以渔民为主的海洋生态保护志愿者队伍,针对围头湾内的濒危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开展保护行动,挖掘和发扬当地传统的海洋文化与保护智慧,抓住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的世界文化遗产地申遗成功后寻求经济模式转型和创新海洋经济的历史机遇,发动当地渔民将保护行动融入到自身的生产生活中,推动围头湾海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具体而言,项目将组织志愿队在当地社区开展海洋自然教育、保护意识宣传、生态旅游项目开发等一系列活动,提高渔民的海洋保护意识,鼓励渔民优化渔业行为,拓展生计渠道,探索多元化的可持续渔业发展路径,从根源上减少渔业对海洋生态的破坏。项目还将与科研单位、公益组织和政府机构等各方开展深度合作,构建一个社区参与和多方协作的海洋保护行动机制。终审委员会认为本项目充分发挥了团队的在地优势,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和生态价值,同意予以资助。
*图片版权:申请团队
03_上海地表昆虫多样性调查与保护
入选理由:
在城市的快速扩张和发展过程中,本土的生物多样性常因各类建设活动和人为干扰而急剧减少。城市绿地和公园等的规划、建设和管理,虽然部分为乡土的动植物保留或恢复了部分栖息地,但更多情况下,却出于满足人类在休闲、游憩、旅游和景观等方面的需求,而大幅改造了原有的植被,引入了大量外来物种,彻底改变了原有的生态系统和景观。而且,在绿地的管理过程中,通常也极少考虑野生动物的需求,大量使用杀虫剂和除草剂、频繁地改造等措施,不仅会导致土壤和水体的污染,还会造成残存的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的破碎化和丧失,许多本土物种濒危或区域性灭绝。本项目拟基于大城小虫工作室多年在上海开展的昆虫多样性调查和科普工作,以公民科学和科普宣传的方法,培养更多市民关注和支持昆虫多样性的保护,更多志愿者能参与观察、记录并保护身边的昆虫多样性。在未来的三年里,本项目将培养公民科学家协助科学家开展上海市多个重要绿地的地表昆虫多样性调查和监测,掌握重要种类的数量、生态和栖息地特征,评估其生存现状和主要威胁,并推动更多城市绿地的管理者在日常管理中关注和保护地表昆虫的多样性,并通过保护示范行动,为这一类昆虫保留或恢复种群和栖息地。终审委员会认为该项目有助于推动上海这一全球性超大城市建设成为一个生物多样性友好型城市,也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种有益的示范,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生态价值,因此同意予以资助。
*图片版权:申请团队
连续资助
笃行计划第一轮 第2执行年
01_基于社区的云南南姐洛高山花海的研究与保护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第二个执行年的资助,并认为本项目在第一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
项目团队在开展野外调查和研究时发现,南姐洛地区的黄花绿绒蒿实为一新物种——碧罗绿绒蒿。这种首次被中国人发现并科学命名的绿绒蒿属新种,和黄花绿绒蒿一样,数量稀少、生境狭窄,已发现居群都仅分布在碧罗雪山的高山草甸向高山流石滩过渡的区域内。所在的生态系统极端脆弱,极易受到气候变化和各种人为活动的影响。项目团队通过点格局分析,初步识别了现有碧罗绿绒蒿分布的限制因素,认为扩散限制是小尺度上该种绿绒蒿聚集分布的主要原因,而随着地理尺度的增大,生境过滤逐渐替代了扩散限制,成为影响碧罗绿绒蒿分布的主要原因。项目团队除调查掌握了南姐洛地区碧罗绿绒蒿的分布及数量外,还调查整理了同域分布的23科74种被子植物,初步掌握了南姐洛地区重要的植物和景观资源,并通过开展当地社区的访谈,了解了当地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面临的问题及关键利益相关方。此外,项目团队还在周边的新化湖地区找到了新的黄花绿绒蒿分布点。
在下一个执行年中,项目团队将对项目地的濒危物种及具有重要观赏价值的杜鹃花属、报春花属、龙胆属和绿绒蒿属植物开展更详细的调查,进一步掌握其分布、数量、物候和环境影响因子,并与当地社区一起,根据该地区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和保护需求,合理规划生态旅游导赏路线,并通过访谈和培训等活动,提升村民的保护意识,推动当地社区就如何对南姐洛高山花海进行分区和有效的管护进行讨论并形成初步共识。
*图片版权:申请团队
02_云南会泽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颈鹤保护与社区共建共管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第二个执行年的资助,并认为本项目在第一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力:
保护区化压力为行动,转被动为主动,及时调整管护模式,以“法治保障+社区治理+自然教育”的新策略,在长海子片区与者海镇多发村委会及村民、者海镇综合执法队、者海镇中心校建立起互信互利的社区共建共管同盟,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和职责明确、责任到人的项目工作组,让保护区能在第一时间汇聚群众智慧,使自下而上的社区需求能及时反馈到保护区,再经保护区到达相关政府及部门,相关的政府决策也能再经保护区及时对接到社区各工作层面。
在这套初步建立起的社区共建共管机制下,保护区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自然教育活动,与近百名家长签订了《黑颈鹤保护与社区共建共管承诺书》;通过普法宣传、联合执法、组织村民会议、入户访谈、向上争取生态补偿资金、共建食物源基地等多种形式,及时了解和回应群众的想法和诉求,帮助解决老百姓的实际困难,共同制定并发布了《云南会泽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暨云南会泽念湖国际重要湿地生态保护补偿办法(试行)》和《黑颈鹤保护与社区共建共管行动计划(试行)》,上百名群众代表签字表示认可,并最终在2023年秋成功实现了黑颈鹤越冬栖息地的禁牧。村民的保护积极性也有明显提升,在项目期内主动救助了金雕、灰鹤和黑鹳等多只野生动物。
在第二个执行年中,保护区将进一步撬动本地的农业农村、环保、文教体育、人社等相关部门参与到社区共建共管行动计划的实施中来,支持多发村村民开发生态友好产品、对接相关企业、壮大集体经济,增强社区共建共管的内生动力;在发子塘村民小组推动科普画廊建设和生态示范村建设的启动工作,引导村民规范养殖行为、粪污处理、三堆和垃圾处理,优化村庄环境;组织多发村群众开展生态种养业科技培训和麦编、藤编、竹编、刺绣、服务业等劳动技能培训,提升社区的绿色发展能力;在村民中选拔人才,培养自然教育导师,设计独具本地特色的自然教育课程。以此,进一步提升社区的保护意愿和积极性,减少黑颈鹤越冬栖息地的人为干扰。
*图片版权:申请团队
03_南岭地区油茶传粉野生蜜蜂自然群落调查、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第二个执行年的资助,并认为本项目在第一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成果:
2023年10月至12月,项目团队选择了南岭地区及周边的24个油茶基地,用色盘诱集、人工扫网和野外观察三种方法相结合调查野生蜜蜂的种类和数量,发现为油茶传粉的野生蜜蜂主要为油茶地蜂、浙江地蜂、湖南地蜂、纹地蜂和大分舌蜂等寡食性、土壤筑巢的独居蜂,其中油茶地蜂是广布种、种群数量也相对较大。项目调查结果显示,在所有21个样地中,油茶均存在授粉受限,受限比例从0.91%至90.76%不等,虫媒传粉的贡献从47.07%到96.19%不等。项目还收集了各油茶基地与种植管理相关的信息,如除草剂的使用量、新造林地的垦地方式、油茶基地周边林地情况等,为未来进一步分析油茶种植和管理方式与传粉蜜蜂种群数量、传粉网络及传粉效率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此外,项目还对12个基地中油茶地蜂筑巢区的坡度、植被覆盖度、光照强度及土壤类型、酸碱度、紧实度、湿度、巢穴分布区、巢穴分布区等参数进行了记录,观察分析发现:油茶地蜂喜欢选择在砂质红壤或者砂质黄壤中筑巢,可在油茶林中或者油茶基地周边的杉木林、松树林中筑巢;该蜂对坡度没有特殊偏爱,可在平地上或坡面的基部筑巢,一般会选择有一定遮阴度、相对比较潮湿的地方筑巢。项目还在江西吉安浬田镇基地,首次用铲除表土的方式吸引到大量油茶地蜂前来筑巢。
为了进一步量化分析不同油茶种植和管理方式对传粉野生蜜蜂生存、传粉效率和传粉网络的影响,提出有针对性的有益传粉蜜蜂的油茶种植和管理措施,项目将在第二个执行年,再调查20个油茶基地传粉野生蜜蜂的数量、群落组成与结构,分析油茶传粉网络,研究油茶传粉野生蜜蜂对油茶的授粉服务功能及油茶传粉野生蜜蜂群落的受胁因素,分析油茶地蜂的生境选择,评估油茶基地不同的种植和管理措施以及基地周边的环境对油茶传粉野生蜜蜂的影响,提出传粉野生蜜蜂友好型的油茶种植和管理措施建议,编制油茶传粉野生蜜蜂的保护技术规程和《油茶传粉野生蜜蜂保护与利用科普图册》,以此提升南岭及周边地区油茶种植对传粉野生蜜蜂的友好程度及对野生蜜蜂传粉服务功能的保护。
*图片版权:申请团队
04_峨眉山及周边区域脆蛇蜥生境偏好和保护对策研究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第二个执行年的资助,并认为本项目在第一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成果:
对项目区内有脆蛇蜥目击记录的26个点位进行的微生境调查与分析发现,脆蛇蜥偏向选择的生境为800-1200 米中低海拔、半阴半阳坡、距离水源大于50米、草本高度大于6 厘米、植被覆盖率为10%-75%且土壤疏松的阔叶林。项目还推动3户村民拿出自己近15亩的土地建立了脆蛇蜥保护小区,并承诺对保护小区内的茶地采取有利于脆蛇蜥生存的管理方式,农药使用的次数减少到每年1次且在脆蛇蜥出蛰前进行。此外,项目实地培训了2位本地村民参与了项目的调查工作,并利用各类会议和媒体平台为脆蛇蜥的保护进行了科普宣传。
由于脆蛇蜥行踪难觅、基础的生物学和生态学信息匮乏,为了更好地评估影响其生存和恢复的威胁因子,项目团队将在第二个执行年中,重点对保护小区及周边的脆蛇蜥种群进行更详细和系统的调查与研究,力争掌握其种群密度、生活习性、行为、食性、伴生动物、产卵巢穴的土壤微生物等信息,并基于此分析威胁因子,评估道路建设、种植活动等对脆蛇蜥的影响。项目还将在保护小区所在村庄开展入户访谈,了解农户对脆蛇蜥的认知程度和保护意愿,并基于此设计科普宣传方案和开展有针对性的科普宣传活动,以此提升当地社区对脆蛇蜥保护的支持度。
*图片版权:申请团队
连续资助
笃行计划第一轮 第3执行年
01_人类干扰下金顶齿突蟾种群调查、栖息地评估及保护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第三个执行年的资助,并认为本项目在第二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力:
项目团队通过大量的野外调查工作,终于在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找到了金顶齿突蟾,确认了汶川县这一历史分布点仍有该物种的分布。项目还首次在大相岭省级保护区内发现了该物种。这两个分布点相较于峨眉山和瓦屋山的已知分布点,种群数量较少、栖息地的人为干扰也较少。此外,项目还首次完整掌握了该物种在野外从卵到蝌蚪到成体的生活史特征,发现雌性的产卵地具有冷激特征,可能反映了该物种对高海拔氧气的需求和适应;该物种具有重叠产卵的行为,其胚胎发育时间久,孵化率也较低;其蝌蚪在水中发育至变态登陆需3年左右。通过分析栖息地对生活史动态的影响,项目团队发现环境条件的波动(如溪沟水流量的变化)与寄生虫可能是影响该物种生存的主要自然干扰因子,而导致污染和栖息地丧失的景区建设则可能是重要的人为干扰因子。
本项目还与洪雅林场管理部门在金顶齿突蟾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上进一步加深了合作。通过信息和知识共享、现场讲解、实地培训和考核、共同开展野外调查等方式,林场工作人员已能科学开展相关的调查工作,这为进一步推动该林场加强金顶齿突蟾调查和保护打下了坚实的科学基础。项目团队基于项目成果发表的学术论文、科普文章、宣传报道等也提升了该物种的社会影响力。
在第三个执行年中,项目将持续高强度的野外调查工作,以掌握大相岭和卧龙两地的金顶齿突蟾种群密度、微生境特征及威胁因素,并通过与其他分布点已掌握的相关信息进行对比,揭示该物种的整体分布、种群、栖息地及威胁现状和变化趋势。项目还将开创性地使用无线电遥感技术对雌雄性个体进行追踪,以了解该物种在抱对及产卵行为结束后的栖息地利用状况,并在已有工作基础之上,构建一个长期的微生境监测体系,以此跟踪各类自然和人为干扰因子的变化。此外,项目还将应瓦屋山和峨眉山分布区管理部门的需求,共同商议和确定栖息地的保护方案,推动就地保护行动。
*图片版权:申请团队
连续资助
笃行计划第二轮 第1执行年
01_玛柯河流域生动物癣病区域森林一体化健康与社区生态生计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下一轮三年的资助,并认为本项目在第一轮三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力:
在地处两省交界、地理上相对闭塞但生物多样性丰富、文化传统独特的柯河乡,项目将一个最初只关注野生动物癞病、由十多人组成的志愿者团队,逐步发展成为了一个广受当地农牧民支持、近一半家庭参与的在地生态保护网络,来应对当地野生动物疾病传播和盗猎、盗伐等问题。如今,网络中的成员会及时汇报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所见到的野生动物及疾病状况。若遇非法活动会及时提供线索,也会参与定期的森林和野生动物巡护工作。网络核心成员还与当地森林公安建立起了有效的汇报和协作机制。这使得项目团队能及时掌握当地34种野生动物分布和疾病的动态变化,及时科学地处理因病而亡的野生动物尸体,有效防范外来的盗猎和盗伐活动。从调查、记录、尸体处理、上报到数据分析、整理与呈现,所有过程都已实现了流程化和标准化,并制作了可用于培训的解说视频。
项目团队在撬动社区关注野生动物癞病并参与保护行动上也有不少创新:以农牧民喜爱的传统唐卡的形式绘制野生动物和癞病的分布,并通过在学校和乡村博物馆展览这些生态唐卡和照片提升了青少年的保护意识;将玛荣部落的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开发出了有当地特色的野生动物主题的木工和黑陶手工艺品;通过与外部野生动物专家和人类学志愿者的合作,收集和整理了传统生态知识,并与科学知识相结合,制作了1万多字、图文并茂的玛荣植物手册。项目制作的《癞病调查》纪录片、组织的摄影比赛,与外部机构合作的自然教育活动等,不仅吸引更多农牧民参与进来,还在整个玛柯河流域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力,使社区保护网络也得到了当地政府部门的支持和认可。
在下一轮的实施中,项目将以促进野生动物-家畜-人的共同健康为目标,扩展已有的社区保护网络,继续提升网络成员的意识与能力,增强其在社区的影响力;建立一个社区为主体、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同一个健康”的农牧民监测体系、知识理论体系和行动体系,从而减少野生动物癞病等传染疾病的发生、阻止其向家畜和人类的扩展,让玛柯河流域的野生动植物得以恢复,提升野生动物、家畜和牧民的整体健康。
*图片版权:申请团队
02_乌尔旗汗区野生动物保护行动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下一轮三年的资助,并认为本项目在第一轮三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力:
项目对大兴安岭乌尔旗汉森工公司下属的十五个林场内的围栏进行了全面摸底调查,掌握并详细记录了近6000平方公里林区内新旧围栏的位置、长度、面积、类型、用途、建设时间和管理现状等信息。同时,项目还通过访谈、痕迹调查和红外相机布设,大致掌握了该区域内大中型兽类的种类、分布和历史变化等情况。通过在围栏内外布设红外相机和对比动物的踪迹、对生境类似但围栏有无的两个沟系进行野生动物数量的对比调查,项目认为围栏的确改变了野生动物的行为,尤其是对狍子和野猪等有蹄类动物的迁移影响较大。
在本轮实施中,项目最突出的亮点是建立和培养了一支由20多名当地林场职工组成的优秀志愿者队伍。在过去的五年间,志愿者们在六个林场拆除了林间废弃围栏共8处总计33,660米,还推动林业公司为1处用于幼苗保护的新建围栏设置了野生动物的通道。志愿者们还通过拆除、回收变卖、移除后循环再利用、在围栏上增加通道口、使用气味剂驱赶野生动物等方式,多角度探索了能有效减少围栏建设或减少其影响且经济上可行的方式。项目基于这些积累的实践经验,向森工公司提出了一系列围栏建设和管理的建议。项目还通过在当地中小学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清理林间猎套、协助当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开展野生动物调查等志愿活动,在当地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力,让更多当地人开始关注并认识到野生动物保护的重要性,有些林场甚至主动拆除了一些废弃不用的林间旧围栏。志愿者队伍也在整个项目的执行的过程中,提升了野生动物调查、宣传教育、数据分析等各方面的能力。
随着大兴安岭地区野生动物和森林植被的恢复,原来以森林抚育和木材生产为主的森工企业,也需要考虑如何将野生动物保护纳入森林经营和管护的全范围和全过程中。因此,在下一轮三个执行年中,项目将继续壮大志愿者队伍,提升保护团队的能力,更深入地掌握野生动物的种类、分布和变化趋势,持续监测围栏对野生动物的影响,探索如何将企业的森林调查、经营、管护、防火等工作与野生动物保护相结合。此外,基于乌尔旗汉丰富且独特的生物多样性,项目还将开展相关的自然教育和科普宣传活动,探索并推动当地开展有特色的森林旅游和森林康养,在乌尔旗汉逐步积累森林可持续经营与野生动物保护协调发展的有益经验并影响大兴安岭其他林区。
*图片版权:申请团队
03_黄河源阿尼玛卿马麝种群分布调查与社区保护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下一轮三年的资助,并认为本项目在第一轮三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力:
通过访谈、走样线和红外相机布设,项目发现在阿尼玛卿地区,马麝主要分布在玛沁县东倾沟乡、雪山乡、下大武乡以及同德县河北乡的山区和黄河峡谷两岸的灌木林或针叶林中。项目还通过大量的社区走访和讨论了解到:从上世纪60年代到现在,马麝种群在经历了大规模的减少后,已从2010年起开始恢复,然而盗猎现象仍偶有发生。之后,项目深入到有马麝分布的多个社区中,探索出了可行且有效的在地保护方法。项目通过开展系列宣传、培训等活动,培养了几十位能开展巡护和马麝监测的牧民,其中来自三个社区的5名牧民组建了马麝监测队,日常就在自家草场及周边地区进行巡护。他们通过掌握的定点目视和走样线方法,调查和监测马麝的数量、年龄和活动节律。2023年一名监测队员在巡护中发现了盗猎的痕迹,及时汇报给了当地的森林公安,帮助其成功抓捕了一个非法猎捕、收购、运输、出售陆生野生动物的犯罪团伙。由于马麝有固定的家域,就生活在牧民们的草场上,因此,发动牧民开展反盗猎巡护的效果明显,有两个社区没有出现盗猎现象,而且监测到的马麝数量也有明显的增长。
项目还通过组织收集与马麝保护相关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知识,传播以马麝为代表的自然圣境的文化和生物多样性价值,组织外出考察和学习,在四个社区培养出了十多名社区骨干。这些骨干如今已成为自然圣境和马麝保护的中坚力量,不仅能在社区内组织开展针对青少年的自然教育活动,还协助项目设计完成了一套完整的黄河源自然圣境生态文化行课程,以及一本图文并茂、内容丰富的以马麝为主题的口述故事绘本集。这套具有当地文化特色且富有创意的课程和绘本,为未来开展社区宣传和教育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外,项目通过自然文化行和媒体等进行的宣传,也成功吸引了更多地方政府及部门关注马麝的调查和保护。
在下一轮实施中,项目将继续秉持社区为主体的马麝保护策略。除支持马麝监测小组继续开展日常巡护和监测外,项目还将培养监测队员进一步观察和记录马麝的行为习性,识别其栖息地内草和灌木的种类与变化。项目将建立马麝影像故事制作小组,让至少三位牧民学会用短视频拍摄、讲述和传播马麝及野生动物的故事,并在项目地培养更多当地牧民成为社区骨干,让他们不仅能参与到自然圣境生态文化行、青少年自然教育等项目活动中来,还能主动监测和保护自家草场上的马麝,或发动周边牧民开展因地制宜的保护行动,让更多牧民为拥有马麝而感到骄傲。项目将给这些家庭冠以“宝麝之家”的称号,提升其荣誉感和归属感。项目还将利用各种渠道和平台,与相关政府部门和科研机构共享成果、加强合作,进一步扩大项目的社会影响力,共同推动马麝和自然圣境的保护。
*图片版权:申请团队
04_金钱松种群调查、评估与社区保护
项目评估委员会同意对该项目继续予以下一轮三年的资助,并认为本项目在第一轮三个执行年内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和社会影响力:
项目通过大量的野外工作和社区访谈,有效鉴别了金钱松的野生个体,首次全面掌握了该物种自然种群的分布、大小、年龄结构和栖息地特征,评估了每个种群的保护现状和保护有效性,并通过气候生态位模型的建立,分析了目前气候条件和未来气候变化下金钱松潜在的适宜分布区,填补了金钱松自然种群和保护数据的空白。
随后,项目又在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家塘村和茅镬村这三个核心分布点,建立了包括种子萌发、幼苗更新和母树种子生产等监测内容的生活史动态长期监测体系,从生活史的角度长期监测和分析限制该物种萌发、生长和繁殖的关键环境因子(如海拔、母树径级等对种子生产的影响等)。项目还在林家塘建力了幼苗更新的个人抚育技术体系,发现杂草对幼苗萌发有不利影响、需及时清除。这些工作的长期开展,将有望逐步揭示出限制该物种自然种群更新受阻的主要因子。
此外,项目还对浙江天目山、林家塘和茅镬、安徽双联村以及湖南清塘铺的金钱松自然种群进行了简化基因组测序,揭示了五个自然种群之间在遗传上相对独立又有一定的关系,总体上可分为三个大支:其中浙江林家塘形成了最大的一个独立分支,茅镬和天目山构成姊妹类群,双联村与清塘铺相对近缘。项目根据划分的遗传类群,编制了《金钱松自然种群遗传管理单元建设方案》以指导保护实践。而且,项目基于以上工作撰写的金钱松IUCN濒危等级评估报告,也已被IUCN红色名录接收,将把该物种的全球濒危等级从易危(VU)升级成濒危(EN)级别。这个结果也将为推动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更为可贵的是,项目在林家塘开展的研究和保护工作,不仅发现了中国东部地区的风水林传统文化对当地金钱松种群保护的积极贡献,揭示了老百姓竹林经营活动对金钱松保护之间的相互关系,还通过科普宣传教育等各类活动,成功推动当地社区建立了金钱松保护与管理小组,加强对金钱松的保护。该管理小组基于项目团队的研究结果和建议,通过林下竹类砍伐的方式,对金钱松古树群进行了林下景观改造,改善了林下光环境,促进了金钱松种群的持续更新。
在下一轮三年中,项目将继续进行自然种群的生活史动态和人工抚育技术体系的长期监测;进一步推动林家塘村的乡土教育基地建设,以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和智慧的代际传承。此外,为了解金钱松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方式之间的互补作用、探究完整的科学保护体系,项目还将针对金钱松的人工种群开展实地调查,从生境适应性角度评估人工种群分布的有效性;通过管理与保护实践的调查,评估人工种群保护管理的有效性;并通过对金钱松人工种群进行简化基因组测序,探究人工种群之间及其与自然种群间的亲缘关系和基因流,实现全国范围内的金钱松遗传管理单元的建设。最后,项目还会将金钱松散生古树个体纳入研究范围,形成全国范围的大格局金钱松保护体系。在此基础上,项目将凝练出一个以金钱松为代表的伴人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的框架体系,与各级管理部门沟通,以保护典型案例或保护指南等形式,为其他类似物种的保护提供参考和借鉴。
*图片版权:申请团队
-----------------------------------------------
※为保证资助项目的公正性,现将该入选名单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4年7月1日-2024年7月15日,如对以上评选结果有异议,请反映至质兰基金会:contact@izhilan.org。
※如有机构/团体/个人公示期内被查出问题且属实,将撤销其入选资格。